戴帆與DESTROY建筑事務所以設計具有深刻的哲思工程結構與震撼的建筑享譽世界,用極具獨創性的建筑形態來向世人展示其非凡的藝術創造力和空間想像力。戴帆目前工作于紐約和北京,致力于探求與其時代精神相呼應的建筑表達的新形式,工作領域涉及建筑設計、結構及土木工程、工程設計、城市設計和規劃、景觀設計、環境美術、項目管理和城市戰略研究等方面。他設計的建筑充滿深奧、宏偉、怪誕、神圣、科幻的感覺,其建筑語言、構思的獨創性以及特殊的建筑風格使其在瞬息萬變的建筑潮流中始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戴帆(DAI FAN)個展“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筑計劃”將于2016年在紐約LENS SPACE舉辦。戴帆(DAI FAN)是極具挑戰性的建筑師,工作于北京和紐約。戴帆創造了全新的探索宇宙建筑的方法,這是確定脫離地球以外的空間的嘗試。在“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宇宙建筑與天文學、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動力學與熱力學、可逆性與不可逆性、存在與演化、人類、動物、外星球、不明物質、宗教、遠古的神話、太空科學通過所有層次間的復雜反饋而建立。
宇宙,被視為發源地,被夢想成為產生了人類渴望超越的沖動與希望的漩渦中心,宇宙對于地球來說就是地球所沒有的一切,宇宙在人的智慧和精神中引起的啟示與震撼,宇宙使人類產生的無與倫比的強大創造力不知要比其他的經驗強大多少倍,一種演變關系被強加給了人類,它呼喚著一種變化。現在,正是在宇宙中所發生的東西,顯現出一種建筑正在誕生——“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也預示著建筑領域將發生決定性的變革。“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新的建筑通過黑洞、蟲洞、彎曲、五維、時間旅行、高維空間??等廣義相對論理論直接或間接的產物與印度教、佛教、道家、禪宗、伊斯蘭教等東方神秘主義的宇宙觀在碰撞和相互滲透中凸顯,不僅僅是關于建筑革命性的觀念,更是一場關于前衛的宇宙思想的探尋。
“宇宙宣言——人類史上最具野心的建筑計劃”展覽包括的核心作品包括 :
大爆炸——“古老的張力”宇宙萬物誕生的空間;
超體——飛向太陽;
星球撞擊——從毀滅中誕生的空間;
胚胎宇宙/宇宙生殖;
黑洞漩渦——意識之謎;
異骨骼——不明物質;
宇宙生命的建筑演化;
宇宙沸騰;
宇宙鏡鑒——創造不可能的世界;
“氣”的宇宙;
水星球;
反饋的變種;
宇宙人體建筑;
宇宙之舞;
妖魔宇宙與時間的方向:死亡的保存與轉化。
“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建筑觸及的是最基本的建筑問題,同時也是帶給人一次顛覆性的體驗。戴帆的“宇宙宣言”首先作為一種復雜的謎一樣的建筑理論、一種能量巨大的建筑語言非常震撼,這種震撼既是建筑語言上的,也是觀念方面的。就觀念而言,戴帆重新更新了人類的建筑思想以及建筑與人、與世界、與社會、與政治的關系,他的“宇宙宣言”動搖了既定的有關建筑的成見,或者說,他從另外的不同于所有的人角度,或者稍稍狹隘一點的說,他從 “宇宙——人”的角度,重新描繪了建筑的方向。
地球所處的太陽系,只是銀河系里上千億個恒星系統中的一個。銀行系又只是宇宙中上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在地球上,看上去科學技術正在經歷一個前所未有的加速發展時期, 火箭、衛星、飛船不斷地探索開發宇宙空間的道路,人類在宇宙中開展建筑活動將指日可待。人類的生存空間必然會擴展到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太空將成為地球之外人類的更廣闊的空間。再過50億年左右,太陽將耗盡它得核燃料。它會腫脹成一顆紅巨星,直到它把地球核其他更鄰近得行星吞沒。這將是世界的結局。無論如何,在太陽爆炸的時刻來臨之前,人類應該也必須掌握星際旅行的技術,從而把人類的生命帶到其它的星系。戴帆宇宙宣言所勾畫的宇宙建筑空間給人進入一種震撼的奇異世界的感覺,這不僅來自他反建筑史的基本立場,他經常呈現出罕見的對象和角度,也使他在建筑語言的構建上的特殊傾向。使得戴帆像是一個可以看到特殊空間的靈視者,也使得“宇宙宣言”平添了神秘氣氛。
戴帆的建筑與建筑思想經常在一個論述動態中鋪陳進行。戴帆所要建構的,基本上不是堅實的對象本身,而是項與項之間的關系。以宇宙的角度去思考建筑,建筑更見增衍,變得更危險、更復雜、更難以把握。宇宙在我們的心靈察覺到它之前,早就降臨于我們身上,當我們開始意識到可見之物正處于宇宙之中時,宇宙很久以來早已附著于不可見之物。在20世紀,對亞原子世界的探索揭示了有形的物體不是彼此截然分開的實體,而是與它們的環境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它們的性質只能根據它們與世界其余部分的相互作用來了解。這種相互作用一直達到宇宙,達到遙遠的恒星和星系。宇宙的基本統一性不僅表現在非常小的世界里,而且也表現在非常大的世界里。我們的日常經驗,甚至最小的細節,看來都與宇宙巨大尺度的特征精密地聯系在一起,以至于幾乎不能指望把二者分開。心臟的正常收縮從起搏點出發,以環形波前擴布整個心臟表面。如果這個波在某處受到破壞,則產生復雜的螺旋擾動。心臟對電螺旋的反應,導致心力衰竭的分形形態和周期倍化。粒子的相互作用導致了構成物質世界的穩定結構,它不是靜止的,而是在有節奏的運動中振蕩著,參與著能量的一種不停的宇宙之舞, 東方神秘主義的動態宇宙觀與量子力學的觀念類似,他們也用舞蹈的現象來表達自己對自然界的直覺。星際空間和星系之間的空間充滿著不通波長的宇宙射線穿過大氣層時,進行著多次碰撞,逐漸被吸收,能量的連續流動,通過種類繁多的粒子模式,進行著有節奏的產生和消滅的舞蹈。每一個亞原子粒子不僅進行著能量之舞,并且它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之舞,一種產生和消滅的有節奏的過程。具有極其繁多的形式的濕婆之舞產生的生動空間,包含著原始的建筑空間,循環的建筑空間,超然的建筑空間,迷幻的建筑空間,代表著人的解脫與超越,從而統一了建筑與古代神話宗教藝術和近代物理學,是多種多樣的形式是“幻”,宇宙中空間連續的產生和消滅。東方神秘主義強調“空”與由之而產生的“形”之間類似的動態統一,把自己對世界的體驗擴展到更高的意識狀態上去,并且這些意識狀態包含者根本不同的對空間和時間的體驗。他們不僅強調在沉思中超越通常的三維空間,而且甚至更加強調超越對時間的一般認識。他們體驗到的不是時間階段的線性連續,而是無始無終、動態而無限的現在。印度教的“梵”與佛家的“法身”和道教的“道”一樣,或許可以被看作是終極的統一場,從這種場中涌現出來的還包括一切其他現象。一切現象所隱含著的實在超越了所有的無法描述和詳細說明的形式。因此,它們常被說成是“無形”、“無”或“空”。但是不能把這種“無當作只是空無一物。與此相反,它是一切形式的本質,是一切生命的泉源。
建筑的希望在于“仍有空間在進行反抗:政治的思想”,建筑的本質在于去躲避任何本質性描述,逃脫任何會把它固定住甚至現實化的斷言,它總是需要被重新發現或被重新創造。一個建筑的真實僅僅是建筑制造出來的幻覺。誤解建筑能引起人的強烈感覺,那么常常是在建筑“被誤解”的時候,在建筑似乎被我們誤解時,建筑才能最深刻的對我們產生影響。建筑要復興自己原本的倫理學和政治本質,它必須牢記自己本質上是一種提出異議的力量。在這種異議中建筑反對確立了既定價值的世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建筑能夠稱為真正的政治領域。建筑因此是被顛倒了的世界。
建筑要起作用,就要要變成我們身上的一個新器官,新生機。建筑指引我們最細微的行為,是存在建筑中的精神。遠古宇宙觀念狂放而奇詭,敏感而細膩中有現代人所無法袒露的,只有人類童年時期才具備的那種異常純真的空間感覺。這種空間感覺已經遠離我們,但作為“人類永不復返”的階段,并將激蕩我們當下心靈中潛藏的原始的天真的與萬物與宇宙溝通的原始生命氣息。星球以巨大不可想象的速度,撞擊地球那一刻,翼龍為了從塵埃中逃離,在尖聲嚎叫中沖破地球的束縛,刺向太空飛舞猶如利劍刺破天空,只尋求逃離地球這個地獄般的世界,空氣中的感性的因子,因為所謂的毀滅的空氣,意味著形成邪惡的傳遞因素,空間在一種極度尖銳的精神沖突中完成——爆裂的分解碎片四處飛散、嘶嘶作響、對應著沖突的激情,一種巨大的、恐懼的、歇斯底里的、但無疑經過克制的痛苦在空間中奔走、沖突、發射,我們能如此清晰地觸摸到它,并被這種空間所灼傷。在探索量子引力理論的過程中,人們發現宇宙似乎是更高維度的“超空間”中的一層宇宙膜,物理學家們把這個高維空間叫做“超體”,當物理學家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定律運用到超體中時,發現了引力異常存在的可能性,引力異常和控制引力異常是極致的猜想,利用引力異常離開地球,飛向太空。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南部古巴比倫王國遺址內的“空中花園”,還有圣經舊約種出現的在勃魯蓋爾的繪畫作品《觸怒神以后被破壞的巴別塔》中呈現的“巴別塔”,以傾斜的螺旋形的漸漸向上方盤旋,像向神靈通天的力量傲然矗立,非常多的拱形門窗戶與洞窟吸收地球上萬物的靈魂聚集在一起,與宇宙中神秘的力量進行交換。 “氣”在古代的中國用它來表示生命的氣息,活著表示使宇宙具有生氣的能量。“氣”被看作是一種微妙而不可感知的物質形式,它存在于整個空間中,并且能聚集成致密的有形物體。“氣”有節奏地聚和散,產生一切形體和空間,它們最終又散歸于“空”。中醫和道教經籍的人體圖繪給人一種波浪旋蛔、清盈空忽的感覺,人體的形狀總是被表現為橢圓的蛋形,在道教的觀念看來,人體就是宇宙,同時也是建筑,天象在人體內的運行機制,人體是一種宇宙有機論和儀式化的視角,即事物的秩序、隱性的內在結構以及演變的進程。在戴帆的出生之地,古代楚人的宇宙世界中,宇宙之大,奇詭瑰瑋,瀠洄舒展、變幻莫測,萬象森羅,楚人游目流觀,仰視俯察,澄懷味象,空間建立在時間中的徘徊移動,集合數層與多方的視點譜成超象虛靈的玄意空境。
在“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中,不穩定性、突變、協同、迭代、反饋、分岔、不規則性、孤波、耗散結構、超循環等概念結構成建筑,彎曲時空、引力透鏡效應與瑰麗奇美的吸積盤與噴流、不可預測性無處不在,潮汐力撕裂空間、相空間、吸引子、龐加萊猜想、卡姆理論、分形幾何栩栩如生,而項與項之間的交錯配置基于一種分裂與重合的分析與思考基本原則,究其整體而言,顯得十分復雜、龐大。建筑思想的鏡鑒,線索多重纏繞、變異——這難道不是迷宮的基本形態嗎?迷宮的細部總是很明確,甚至過度明確,但我們卻因為它在量上相對地大以及難以找到適當的抽離觀點,而無法對它作出概觀。這也是戴帆的“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理論的吊詭感受:同時是確定感也是不確定感。戴帆將建筑與遠古文明、天文學、物理學、心理學、科技、政治、人文歷史的探究結合得趨向于魔法般的系統性,在這方面,沒有人比他更宏大,沒有人比他更復雜,也沒有人比他更清晰。當然,他在構建過程中還孕育了一些極具有啟發意義的理論洞見以及匯集了人類對建筑的想象中最尖端、最不可思議、最瘋狂、最不可預測、最復雜、最遙遠、最恐懼、最癲狂的幻象,這既是思想的沖擊,身體的感覺,又是心靈的張狂。他對各種建筑概念的精細分析和表現令人大開眼界。 “宇宙宣言”(universe Manifesto)是一顆向地球以巨大的速度飛速而來的外星球,讓你震驚,接下來會不斷地讓你震驚,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經驗。
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于西班牙巴倫西亞市,先后在巴倫西亞建筑學院和瑞士聯邦工業學院就讀,并在蘇黎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師事務所。卡拉特拉瓦的重要貢獻在于他所提出的當代設計思維與實踐的模式。他的作品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更開闊、更深刻,讓我們更多地理解我們的世界。他的作品在解決工程問題的同時也塑造了形態特征,這就是:自由曲線的流動、組織構成的形式及結構自身的邏輯。而運動貫穿了這樣的結構形態,它不僅體現在整個結構構成上,也潛移默化于每個細節中。
貝聿銘,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國廣州,祖籍蘇州,是蘇州望族之后,美籍華人建筑師,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就讀建筑學。貝聿銘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為主,被歸類為現代主義建筑,善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盧浮宮擴建工程。被譽為“現代建筑的最后大師”。獲獎情況:1979年美國建筑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筑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及1986年里根總統頒予的自由獎章等。
安東尼奧·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小城雷烏斯,西班牙建筑師,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屬于現代主義建筑風格。設計過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爾公園、米拉公寓、巴特羅公寓、圣家族教堂等。高迪一生的作品中,有17項被西班牙列為國家級文物,7項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勒·柯布西耶(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20世紀最著名的建筑大師、城市規劃家和作家。是現代建筑運動的激進分子和主將,是現代主義建筑的主要倡導者,機器美學的重要奠基人,被稱為“現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義建筑的泰斗,被稱為“功能主義之父”。
勒·柯布西耶還對城市規劃提出許多設想,他一反當時反對大城市的思潮,主張全新的城市規劃,認為在現代技術條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靜衛生的城市環境,首先提出高層建筑和立體交叉的設想,是極有遠見卓識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終站在建筑發展潮流的前列,對建筑設計和城市規劃的現代化起了推動作用。
馬賽公寓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避居鄉間,后來又到印度和非洲工作,戰后他的建筑設計風格明顯起了變化,從注重功能轉向注重形式;從重視現代工業技術轉向重視民間建筑經驗;從追求平整光潔轉向追求粗糙蒼老的有時是原始的趣味。
因此他在戰后的新建筑流派中仍然處于領先地位。他的設計理念直到去世,都對世界各國的建筑師有很大的啟發作用。他的設計經常引起很大的爭議,他設計的朗香圣母院教堂的怪異外觀,令守舊派異常憤怒,但被革新派奉為經典。他為日內瓦國際聯盟總部設計的方案引起評審團長時間的爭論,最后由政治家裁決否定。他的馬賽公寓,被法國風景保護協會提出控告,到后來,又成為當地的名勝。
安藤忠雄,日本著名建筑師。1941年出生于日本大阪,以自學方式學習建筑,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1997年擔任東京大學教授。作品有“住吉長屋”、“萬博會日本政府館”、“光之教會”等。從未受過正規科班教育,開創了一套獨特、嶄新的建筑風格,成為當今最為活躍、最具影響力的世界建筑大師之一。
阿爾瓦·阿爾托(1898-1976)是芬蘭現代建筑師,人情化建筑理論的倡導者,同時也是一位設計大師及藝術家。1947年阿爾瓦·阿爾托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美術博士學位,1955年阿爾瓦·阿爾托當選芬蘭科學院院士。1957年獲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金質獎章,1963年阿爾瓦·阿爾托獲美國建筑師學會金質獎章。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1937年9月14日-)是意大利當代著名建筑師。1998年第二十屆普利茲克獎得主。因對熱那亞古城保護的貢獻,他亦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他出生于熱那亞,目前仍生活并工作于這一古城。他受教并于其后執教于米蘭理工大學(Politecnico di Milano)。1965年-1970年,他為路易斯·康和Makowsky工作。1971年-1977年,他與理查德·羅杰斯共事,期間最著名的作品為巴黎的蓬皮杜藝術中心(1977)。2013年被意大利總統喬治·納波利塔諾任命為終身參議員。
奧斯卡·尼邁耶,全名奧斯卡·比貝羅·德阿美達·尼邁耶·索阿雷斯·菲荷(葡萄牙語:Oscar Ribeiro de Almeida Niemeyer Soares Filho),巴西建筑師,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建筑的倡導者,被譽為“建筑界的畢加索”。他的作品多達數百個,遍布全球十幾個國家。他曾在1946年至1949年作為巴西代表、與中國著名建筑師梁思成等共同組成負責設計紐約聯合國總部大樓的十人規劃小組,并曾在1956年至1961年擔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的總設計師。巴西利亞被譽為城市規劃史上的一座豐碑,于1987年被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歷史最短的“世界遺產”。1988年尼邁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筑獎。
諾曼·福斯特建筑學學士(曼徹斯特大學),建筑學碩士(耶魯大學),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會員,國際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師之一,被譽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屆普利茲克建筑大獎得主。諾曼·福斯特特別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觸,強調要從過去的文化形態中吸取教訓,提倡那些適合人類生活形態需要的建筑方式。一生的榮譽很多,作品很多。
弗蘭克·蓋里(Frank Owen 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倫多的一個猶太人家庭,17歲后移民美國加利福尼亞,成為當代著名的解構主義建筑師,以設計具有奇特不規則曲線造型雕塑般外觀的建筑而著稱。他現在歸化于美國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磯,是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中有名的建筑教授。蓋里的設計風格源自于晚期現代主義(late 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畢爾巴鄂,有著鈦金屬屋頂的畢爾巴鄂古根漢美術館(Museo Guggenheim Bil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