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帆(Dai Fan)是當代全球最具爭議和影響力最為廣泛的明星建筑師,在紐約創立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有五百名建筑師、城市規劃師 技術研究、結構設計、景觀設計師組成。戴帆曾入選美國福布斯榜單,榮獲亞洲設計大獎、環球設計大獎,戴帆(Dai Fan)還擔任2017全球設計大獎評委、 2018亞太建筑空間設計大獎評委,建筑設計以結構新奇、思想深邃、激烈見稱。戴帆在歐美建筑界享有盛名,曾多次在歐美美術館展出,并于2016年在紐約發表《宇宙宣言》個展,年輕建筑師都深受其影響。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的建筑被認為是21世紀世界最有原創精神、最重要的建筑之一,是前衛建筑藝術的代表。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認為,藝術必須出自于宇宙,因為宇宙已為人們創造出最獨美麗的造形。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的建筑超凡脫俗,與一眼望去就能感受到巨大宗教力量的著名大教堂相比,這里好像有某種指向未來進化般不可確定的宇宙性的精神意義。設計的建筑充滿深奧、宏偉、怪誕、神圣、科幻的感覺。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建筑事務的建筑設計極其獨特,超乎常規,所有建筑大膽奇異,造型豐富,構思巧妙,可以說是驚世之做。為世人奉上了越來越多的奇跡。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通過宇宙與空間的關系,讓整個建筑呈現出一種不穩定性,那些物體似乎交替地存在于過去、現在和未來,努力地在時空中尋找著自己的位置,并向觀眾發出詰問:沒有了建筑之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的?觀看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的人,往往第一瞬間,就被眼前深邃的場景所吸引。那些難以解答的末世問題,以一種具象又荒誕的方式展現在我們面前,不由得讓我們對末世進行反思。進入二十一世紀,太空科技、生物技術與人工智能的發展,神與宗教繼續被質疑,人類中心主義被打破,思想一步步解放,二十世紀人文主義與建筑至高無上的地位被瓦解,先鋒建筑師開始反對以人為出發點和中心展開的體系等等,所以導致了幾個很重要問題的重塑:新的對待歷史的態度與研究方法,新的建筑美學,新的理論文本等。建筑最根本的是一套視覺上的邏輯系統。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共振城市建筑集團(RESONANCE CITY BUILDING GROUP)建筑事務的風格既不是純粹的未來主義,也不是后現代風格或現代風格,而是融合了宇宙物理學思辨、未來進化思潮、后人類主義、生物科技主義、太空美學等諸多元素,是一種高度“觀念化”了的全新建筑形態。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怪異的造型,又給人與足夠的想像空間,盡情體會它的宇宙主義風格。
戴帆(DAI FAN)
ASK國家科學中心 (ASK National Science Center) ·舊金山(San Francisco)·2020
圖片:馬來西亞吉隆坡KTL城市綜合體與酒店大廈
圖片:美國新奧爾良NOAM藝術博物館
圖片:德國多特蒙德“城市之星”大樓
21世紀建筑體系崩潰的反響之一是意識形態的興起——這些活躍的反建筑設計體系,以各種“建造的”或模型的建筑形式出現。宇宙學、物理學、神話學和科學領域中的開拓者直接進入建筑領域。另一反響是一種新的建筑化:個人化(甚至是自傳性的)的、復雜形式的、片段性的、反體系化的。戴帆是這一浪潮的交匯點在當今最出色的代言人。
絕對之驚奇與神圣
在2019年,由戴帆主持設計的東方中心(East Center)開始建設,東方中心(East Center) 位于馬來西亞吉隆坡,這是東南亞地區第一座大型的全球地標性先鋒建筑,東方運營中心建筑高100米,建筑建設投資10.5億美金,區塊占地面積44.8英畝。瑞士《建筑視野》稱它在“一個建筑設計相對停滯的時期,給了城市一個幾近完美的藝術號召”。
戴帆從立面的巨大造型掀起并延伸出整組奇特造型與充滿懸念的結構渾然天成,打造出一件獨一無二的偉大杰作,體現出敏銳、多思、尖刻、重視對各種現象的鮮活體驗。思想與感覺能穿梭游蕩在充滿解體意味的空間里,也因其終生都反對任何意義上的思想體系化。
東方中心(East Center)是 :一座令人震驚的建筑, 顛覆人類建筑史脈絡的革命性建筑 ;一座神秘吸引的建筑 ,濃厚的人文 、復雜的脈絡 、神秘的建筑空間體驗;一座令人向往的建筑 ,是奇跡、是一座值得每個人去探索的神奇圣殿; 一座面對未來的建筑,精彩絕倫的造型、光、材質,把世界帶向未知未來 ;一座極具沖擊的建筑,沖擊人的身體、眼睛和思維模式。
戴帆的代表作品有 : Florida Art Museum ? 比沉睡更久遠的殘骸(A Longer Wreck Than A Sleepy),FA PARIS ? 站在驚奇之巔 (On the Heights of Surprise)|幽靈 : 恐懼與顫栗,建筑解剖,分解抑郁的想法和畸形的靈感遺產
(Phantoms : Fear And Thrill, Architectural Anatomy, The Idea Of Decomposing Depression And The Degenerate Inspirational legacy )建筑便是釋放人的的秘密,建筑是一個精神失常的生物。如此“捍衛異端”其實意在對所有“正確建筑”的質疑,只有分崩離析的時代,才有幸向我們裸呈生命的本質。
東方中心(East Center)在建筑藝術方面實現了世界的唯一,更加充分的發掘建筑語言的價值,在這里不單是展示和銷售功能,而且能夠和諧的工作,娛樂、休閑消費、交通。作為一個匯集精品商業與國際文化的頂級綜合體建筑,充滿生氣與活力,將創造更和諧的國際化旅游都市氛圍,不僅創造更舒適的環境,更多的交往機會,也將完善城市區域功能,為吉隆坡的城市形象,為馬來西亞增添光彩。建筑中可盡量多的盡覽周邊美景,建成后將作為一個跨領域的商業、文化交流的重要設施,用最奇妙的建筑語言設計一個具有其自身獨特氣質的建筑作品。在具有極強表現力和雕塑感的外殼內注入光和空間。新建筑將在這個地塊的開發項目中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它將圍繞一個全新的中央廣場重新定義這一地區的旅游區、辦公區、酒店和商業中心。
在東方中心(East Center)的建筑設計中,他從外部場景的戲劇性結構入手,這部由很多片斷構成的建筑里隱含著某種史詩般的故事性。在看似混亂冷酷的表象下,存在著自然生成和精心布置的各種復合結構特性,作為二十一世紀建筑與藝術界極為罕見的偉大特例,它是漩渦、激流、陷阱、岔路、尖刺甚至炸彈空間的熱情創造者,是海盜般的探險者,是建筑體系的毫無顧忌的戲謔者和破壞者,是隨時會在任何庸俗腐朽現象面前突然現身的冷酷的懲罰者,是一個具有多種面孔的絕對質疑者和尖銳的沉思者。
東方中心(East Center)好像有某種指向未來進化般不可確定的宇宙性的精神意義。有著奔放、躍動、飄灑、流動的浪漫主義氣質,奇詭、怪誕的造型特質和巨大的幻想性、象征性、隱寓性的藝術觀念,奇幻的結構形制,躍動的線條,被建筑的宏偉的空間所震撼!東方中心(East Center)作為打造全球矚目地標建筑,建筑的輪廓是一種對人類觀點按比例地劇烈放大或縮小,深層空間和深層時間上的非人取向,而這一切朦朧都伴隨著一種絕境、一種原始的渺小,對于人類的空間感覺永遠不可能有充分的表現——一切悲觀主義的殘骸都是諸心緒的欲求之物——緊張,冷漠,蔑視,孤獨,充滿悲傷悔恨,它們就在構造上的對弈中胡亂地交織在一起,一個胡亂交織性的悲觀主義試圖將自身提高到一種藝術形式層面。建筑如集束炸彈般被擲出,但是它同樣沒有場景和敘述作為緩沖地帶,思維偶爾的短路也將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展現在眾目睽睽之下。展示了東方中心(East Center)獨特美學的旅游城市演變過程,動人心魄的建筑結構與向天際以發射狀擴張的建筑表皮,并成為二十一世紀新的城市象征。宇宙是巨大的流變或耗費性力量的翻攪,或熵,被信息系統暫時固定或捕獲,這些信息系統把能量轉化為不同的行動和耗費秩序,把物質宇宙的能量模型與其非神學雙生體聯系在一起,將宇宙力量和人類社會、內在經驗與恐懼聯系起來。建筑的本性——建筑惟一關注的只有自身,這使得它成為一個如此豐富奇妙的謎。精神輕狂而放蕩的舞蹈將結結實實地扎根于虛空之中。建筑將擺脫其祖先——及自然、天性——當清算完其所有的無拘之遺跡,戴帆的建筑則是空間的流動陷入僵局的見證,空間在不斷地向外延伸,然后只被其結構和造型方式的復雜性停止和中斷。表面上,戴帆的建筑設計具有令人眼花繚亂的結構和奇特的造型,骨子里隱含著豐富的意義,他的作品超越了人類世界而具有深厚且復雜的思想元素。戴帆在神的召喚之中。戴帆在其建筑作品上設計了許多造型、標識、符號、徽記以及直接用結構傳達出某種意念。戴帆的建筑結構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同神話和傳說世界有關,同巫師、魔術師,侏儒和惡婆有關。呈現出美術、文學、音樂等綜合藝術的光采。的一幢幢建筑物就像一座座巨大完整的雕塑,不僅于外貌奪目,而且裝潢出挑,讓你步步驚心。深淵對于戴帆亦如同冠冕,他的建筑總體而言就像是像太陽獻祭,在神圣冷漠的外表下都隱藏著猛烈的激情,他的建筑想攻擊那些不可想象的東西,迫使其開啟大門,然后永不停歇,在任何危險面前永不退卻地追尋下去。你甚至分不清那到底是神圣還是虛無。
阿爾瓦羅·若阿金·德·梅洛·西扎·維埃拉(生于1933年6月25日),葡萄牙建筑師、建筑教育家,國際上稱其為阿爾瓦羅·西扎。1955年畢業于波爾圖大學原美術學院建筑專業。甚至在1954年結束學業之前,他就完成了自己的第一個建筑工程(馬托斯尼奧斯的四座房子),同年他在波爾圖開始了自己的私人執業。
1992年,他因為協調了里斯本Chiado地區的改造項目而獲得了普利茲克獎,這個歷史悠久的商業區在1988年8月幾乎完全被大火摧毀。西扎認為,建筑師沒有發明任何東西,他們只是改變現實——這種哲學讓他在1992年獲得普利茲克獎(Pritzker Prize)時獲得了評審團的嘉獎。
1998年世博會葡萄牙國家館
▼
水上建筑
▼
安托萬·普雷多克(1936年生于密蘇里州黎巴嫩)是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名建筑師。他是Antoine Predock建筑事務所的負責人,該工作室是他在1967年建立的。普雷多克曾就讀于新墨西哥大學,后來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建筑學學士學位。
Predock最初在新墨西哥州Albuquerque的La Luz社區引起了全國的關注;后來,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納爾遜美術中心成為他第一個贏得全國設計大賽的作品。作為著名的建筑師之一,普雷斯多克的作品包括建于1993年的龜溪住宅,它是沿著德克薩斯州的一條史前小徑為鳥類愛好者建造的;斯基德莫爾學院的唐教學博物館和藝術畫廊,以及圣地亞哥教士的新球場。2006年,他獲得了AIA金牌。2007年,Predock被Cooper-Hewitt國家設計博物館授予終身成就獎。
加拿大人權博物館
▼
Trinity河奧杜邦中心
▼
Ben van Berkel(出生于1957年)是一位荷蘭建筑師,也是國際知名建筑事務所UNStudio的創始合伙人。他在阿姆斯特丹Rietveld學院學習建筑學;后來在倫敦的建筑協會,他在1987年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AA文憑。
Ben van Berkel曾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建筑學校授課。在2001年成為法蘭克福St?delschule大學的概念設計教授之前,他是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大學的客座教授。2011年,本·范·貝克爾被任命為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Kenzo Tange主席。他教學的核心是將虛擬和材料組織與工程建設相結合的建筑作品的包容性方法。他最近最著名的建筑包括劇院Agora,梅塞德斯-奔馳Musuem和W.I.N.D。 House。
Theatre de Stoep
▼
Agora劇院
▼
04 | Bernard Tschumi
Bernard Tschumi(1944年1月25日出生)是一位建筑師和教育家,通常與解構主義聯系在一起。著名建筑師Jean Tschumi的兒子,出生于法國和瑞士的家庭,他在紐約和巴黎工作和生活。他在巴黎和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學習,并于1969年獲得建筑學學位。
New Acropolis Museum
▼
Alesia博物館
▼
大B哥出生于1974年10月2日,丹麥建筑師,BIG建筑事務所負責人。他以創新和雄心勃勃的設計方法而聞名,他的許多建筑都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模式。他經常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社會學的概念融入到他的設計中,但也經常試圖在建筑的趣味性和實用性之間取得平衡。
哲學的基礎是他的信念,為了應對今天的挑戰,建筑可以進入一個很大程度上未被探索的領域。一個務實的烏托邦式建筑,避開了呆板的盒子的僵化實用主義和數字形式主義的天真烏托邦思想。他試圖通過混合生活、休閑、工作、停車和購物等傳統元素來創造建筑,這使他成為當今最著名的建筑師之一。
Beach and Howe
▼
West 57th Street
▼
César Pelli 于1926年10月12日出生于阿根廷,在圖庫曼大學獲得建筑學文憑。他最初在Eero Saarinen的辦公室工作,為包括紐約肯尼迪機場TWA航站樓在內的幾座建筑擔任項目設計師。1977年,Pelli成為耶魯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并成立了Cesar Pelli & Associates。
他的設計避免了形式主義的先入之見。他認為,建筑應該是負責任的公民,建筑的美學品質應該從每個項目的具體特點,如其位置、施工技術和目的等中成長。為了尋找對每個項目最合適的響應,他的設計涵蓋了廣泛的解決方案和材料。
1995年,美國建筑師協會授予佩里金獎,以表彰他一生在建筑領域的杰出成就。2004年,他因設計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雙子塔而獲得阿加汗建筑獎。
雙子塔
▼
BOK中心
▼
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是法國建筑師、城市規劃學家,1970年畢業于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并以其大膽的設計和藝術觸覺而聞名。他的作品反映了對環境和城市主義的敏感,這是他作品的基本原則。這也因此贏得了1994年的普利茲克獎。
Chateau Cheval Blanc Winer
▼
Cidade Das Artes
▼
丹尼爾·里伯斯金生于1946年5月12日,是建筑和城市設計領域的國際人物,以其喚起建筑文化記憶的能力而聞名。通過對音樂、哲學、文學和詩歌的深刻投入,里伯斯金先生致力于創造一種共鳴的、獨特的、可持續的建筑。
1989年,里伯斯金贏得了在柏林建造猶太博物館的國際競賽。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委托使他成為著名的建筑師。
丹佛藝術博物館擴建部分
▼
Centre De Congrès à Mons
▼
David Magie Childs,美國建筑師,Skidmore, Owings & Merrill建筑事務所名譽主席。他最為人所知的是對紐約市新世貿中心一號大樓進行了有爭議的重新設計。
1971年,在與Nathaniel Owings和Daniel Patrick Moynihan就賓夕法尼亞大道的重建計劃進行合作后,他加入了SOM在華盛頓特區的工作室。
One World Trade Centre
▼
哈利法塔
▼
弗蘭克·歐文·蓋里,出生于加拿大的猶太建筑師,現居美國洛杉磯。1962年,他在加州洛杉磯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隨后在2001年成立了蓋里合伙有限責任公司。他的公司依賴于數字項目的使用,這是一個復雜的三維計算機建模程序,最初是為航空航天工業創建的,用于徹底記錄設計,并使投標、制造和施工過程合理化。
在2010年世界建筑調查中,他的作品被列為當代最重要的建筑作品之一,《名利場》雜志將他評為“當代最重要的建筑師”
Walt Disney Concert Hall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