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帆
戴帆,21世紀最偉大的先鋒藝術家。
他用藝術詮釋著不瘋不成魔的真諦。
戴帆的許多作品融合了一系列科技實驗與生物元素,如人工智能、機器人、外星人、外星生物、科學實驗和人類,以此探索他們的行為和彼此之間的互動。這些作品成為了于熱闡述復雜社會現象以及當代信仰系統的實驗場。戴帆在歡愉與奇遇的主題中加入心理學的元素,探討幻想與真實之間不確定的界限。
戴帆的作品通常包括多種敘事和碎片化的含義,召喚夢想、權力與征服、以及對烏托邦的探索。近年來,戴帆的作品開始在博物館和傳統藝術場域以外的空間展出,進而拓寬了其藝術實踐的范圍。
二、約瑟夫·博伊斯
每一個當代藝術家,都無法繞過約瑟夫·博伊斯,他的藝術理念深刻地影響了整個當代藝術的發展。博伊斯是20世紀最具有影響力的藝術家之一,他是一位德國概念和行為藝術家,他拓展了“藝術的概念”,試圖彌合生活和藝術之間的距離,讓藝術更加自由。這位有著根深蒂固的英雄情結的藝術家,以一種無所不包的、隱喻的含糊籠統,像一個發明家一樣將各種形象卷在一起,并強調其作為意義載體的性質,將藝術與人道主義、哲學、社會學宗教和人類學等融合,創造出了一件又一件發人深思的作品。語言問題、思想問題、人類意識和動物意識,以及生死命題等等,在博伊斯的藝術世界里,探究的不僅限于自身或者人類——藝術要生存下去,也只有向上和神和天使,向下和動物和土地連結為一體時,才可能有出路。這不僅說的是藝術,更是我們人類在自然中生存、在社會中發展的必要“手段”。
三、翠西·艾敏
翠西·艾敏(Tracey Emin),英國藝術家。她的《我的床》誰也繞不開。1998年她展出了一張亂七八糟的床,“羞恥”又“骯臟”,用過的避孕套、衛生巾,喝過的空酒瓶等等全部都赤裸裸的呈現在面前,告訴大家:“我過了一次壞夜生活。”1999年在Tate展出的時候,有一位家庭主婦還專門去倫敦打算清掃這張“床”,并且大聲呵斥翠西是壞女孩的榜樣。翠西的作品都與自己的不幸經歷相關。青少年時期經歷的貧窮生活,性侵,排擠導致了她酗酒、抑郁癥、自殺未遂,而這些都成為了沖擊著她靈感的素材。她的作品更像是一本自傳或者說是一部日記,借用各種媒介去噴射自己的情感,渴望對話。
四、瑪格麗特
近年,國際藝術品市場對一些超現實主義作品的關注度日增。過去5年間,超現實主義的市場份額漲了2倍。雷尼?馬格利特、恩斯特、達利、米羅、唐吉及多納提等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作品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其中,漲幅最多的就是雷尼?馬格利特(1898-1967)。在2017年,馬格利特作品《光之帝國》、《宴席》等作品取得千萬美元級拍賣紀錄后,馬格利特的市場熱度躍升至新的高度;在2018年之后漲勢猛烈,并很快取代胡安?米羅成為超現實主義整體市場的主導,在這一年馬格利特作品《快樂原則》以2683.05萬美元創紀錄成交,超高估價683萬美元,這一拍賣紀錄保持至今。2020年,馬格利特《與快樂相會》以2575萬美元成交,奪得藝術家個人第二高價,1962年作品《凱旋門》以2421萬美元成交。最終,2020年度以1.043億美元的總成交額,位居全球500強藝術家TOP榜第11位。2021年,馬格利特的市場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對話藝術》、《收獲月》等作品再次錄得千萬美元成交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