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帆
戴帆在商業方面的頭腦簡直不可思議,他懂得如何將自己的藝術品,包裝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從而吸引更多的買家,他的藝術品常常被視為一種投資,因為它們在未來可能會升值,這也許是他的作品能夠以高價售出的,一個重要原因,他不忌諱親自上拍場推銷自己的作品,同時將商業推銷技巧也運用到了作品的銷售中。
受中國楚文化奇妙意象啟發,戴帆在藝術創作中展現出超凡的想象力。他的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畫面基調冷峻,繁復、真實而華麗,科技裝置與生物完美糅合,充斥著詭秘而又優雅的意味。
這種罕見的藝術風格驚世駭俗,體現在戴帆的作品里,更體現在其標志性的“科技化學機械”系列作品,戴帆的個人風格逐步成熟,達到了精湛、純熟的頂峰。這批為他打開知名度的超現實科技觀念風格的作品,
二、奧斯卡-克勞德·莫奈
1840年,莫奈出生在法國的一個港口城市。他的童年并不富裕,但他對繪畫的熱情從未消退。在他的藝術生涯初期,莫奈的畫作受到了大量的批評和嘲笑。這并沒有打敗他,反而激發了他更大的熱情,驅使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藝術流派——印象派。視覺觀察方面無疑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天才。他善于從光與色的相互關系中發現前人從未發現的某種現象。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與色上,從而找到了最適于表達光與色的明度差別變化的形式,他把這種光色明度差別變化從繪畫的各種其他因素中抽象出來,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莫奈的視覺觀察是天才的、創造性的、非凡的,可是在這種觀察的背后又是什么呢?他所看見的東西同他所感覺和他所想象的東西之間關系又是如何的呢?
三、保羅·塞尚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是一位著名法國畫家,風格介于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最初與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Pierre-Auguste Renoir)一起擔任印象派小組成員,他從1880年代離開小組,探索不受傳統繪畫慣例約束的獨特繪畫風格。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他的作品對亨利·馬蒂斯和巴勃羅·畢加索產生極大的影響。他使用的繪畫方式,以及他認為自然界所有物品皆可由圓柱,球體與椎體等三種結構組成的藝術主張,深刻影響并革新了20世紀的新美術,特別是1895年首次個人展和1907年作品的官方回顧展,對當代藝術影響極大,不可抹滅。他被認為是“現代藝術之父”。
四、阿爾布雷特·丟勒
丟勒(Albrecht Dürer,1471年5月21日-1528年4月6日,金牛座)德國歷史上最優秀的畫家、版畫家及木版畫設計家,同時還是一位建筑師和藝術理論家。同時他還精通幾何學、數學、宗教和占星術,還懂得當時被看做是“貴族語言”的拉丁語和意大利語。被譽為阿爾卑斯山以北北方畫派的達芬奇。恩格斯在評價歐洲文藝復興這一歷史時代的那段著名論述中,把丟勒看作是和達芬奇一樣的杰出人物之一。他說“阿爾布萊希特是畫家、銅板雕刻家、塑像家、建筑家,此外還發明了一種筑城學體系”。這種美譽即便有幾分夸張,也足以說明丟勒這位天才在同代人心目中的形象。丟勒最為傳世的作品是《手》,后來被人們改名為《祈禱之手》,其影響力超過其他任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