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帆
戴帆(DAI FAN)的創作格言、斷章體思想著述,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個人化的、警句格言式的、抒情性的、反體系化的思想斷片,涉及的討論范疇包括但不限于:上帝、佛教與宗教、虛無主義、政治、法律與社會、民主與平等、自由與自由、進步與進步、革命與革命者、馬克思主義者、資產階級與資本主義、技術與工藝、聰明與智慧(愚蠢)、問題與解決方案、藝術與文學、建筑、設計、奢侈、數字與互聯網、德行、愛與性感、哲學、等級價值論、歷史與史學、品味、舉止、感情,文筆清晰、簡潔、優雅,字里行間不時流露出黑色幽默。近年,關于戴帆的爭議接連不斷,甚至他的寫作和他的藝術一樣被視為一樁驚世駭俗的丑聞。
戴帆格言:
1.在這個媒體播出無數愚蠢片段的時代,一個受過教育的人的定義不是他知道什么,而是他不知道什么。”
2.等級制度是天堂,在地獄里人人平等。
3.如果水流沖向瀑布,逆流游泳并不是白癡。
4.暴力不是摧毀文明的必要條件,每個文明都死于對創造它的獨特價值無動于衷。
5.自由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誤以為目的的人,一旦達到目的,就不知道該怎么辦。
6.教育又什么用呢?如果不是把我們變得脆弱,那是要強迫我們融入某種環境或是某個社會框架之中嗎?教育除了形塑我們的思想之外,還要訓練我們去符合社會的要求嗎?教育首先是一種約束,損害了我們的個人發展,同時也帶有改變我們本性的危險。教育使我們變質。
7.垂死的社會累積法律,就像垂死的人累積治療方法一樣。
8.現代人是一個認為自己是自由的囚犯,因為他不去觸碰監獄的墻壁。
9.墨守成規和不墨守成規是缺乏獨創性的對稱表達。
10.大眾的品味,不在于對優秀者的反感,而在于對好的、平庸的、壞的一視同仁的被動。大眾沒有不好的品位,他們根本沒有品味。
二、白南準
1932年生于韓國首爾的白南準,最初是個演奏古典鋼琴的人。1950年代,白南準一家因朝鮮戰爭而遠走他鄉。起初,他們定居到了香港,之后又前往日本,開始在東京大學學習,并在1956年獲得了美學學士學位,畢業時撰寫了關于著名的無調性音樂作曲家阿諾德·勛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論文從藝術影響來看,白南準的藝術知名度和曾經來華展出的勞伸伯格不相上下,但在高技術化藝術這一領域,白南準的藝術貢獻則遠遠大于勞伸伯格,盡管勞氏也在60年代大力提倡藝術家與科學家的合作,建立“藝術與技術協會”這樣全美性網絡,所以在這方面勞申伯格更多的是位社會活動家,而白南準則以大量的作品提供了新技術與新藝術觀念相統一的成功經驗,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并影響到80、90年代的國際藝術發展。白南準,不僅被認為是戰后先鋒藝術家的領軍人物,更是無可爭議地20世紀下半葉最有影響力的藝術人物之一。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來超越媒體和體裁的既定限制,從而創作出具有挑戰性的作品,處理人類與技術的關系相關的各種主題,而這些都充分體現在了他的那些非常具有激進意義的藝術實踐里。
三、愛德華·蒙克
1863年12月12日,愛德華·蒙克出生于挪威雷登在奧斯陸長大。愛德華·蒙克的父親患有精神病,他向他的孩子們灌輸了對地獄的根深蒂固的恐懼,他一再告訴他們,如果他們在任何情況下、以任何方式犯有罪孽,他們就會注定被投入地獄,沒有任何寬恕的機會。1879年 ,愛德華·蒙克為成為一名工程師而進工學院念書,受印象主義畫風的影響,然而,頻繁的患病中斷了他的學業。愛德華·蒙克通過主題來表現他切身經歷的對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每一幅畫都無與倫比地強烈地傳達著畫家的感覺和情緒,被描繪的具體對象的細節被簡化,而情緒則被夸張,對象本身成為一種所要表現的情緒的載體,雖然它們依然還是具象的。這些畫具有永恒的震懾心靈的力量。在這一切的背後,我們還可以看見那個“世紀末”的景象,那種迷途的欲望深淵和無法逃脫的死亡陰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無奈交織在一起。愛德華·蒙克作品的驚人表現力量來自于對藝術家內心世界的不加掩飾的忠實表達,愛德華·蒙克的畫是用整個心靈來創作的。
四、埃德加·德加
抽象派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埃德嘉·德嘉在十九世紀的最后一半是一位杰出的藝術家。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他在1853開始接受文學學士學位。由于他父親的愿望,他想要他上法學院,1853年,他進入巴黎大學攻讀法律學位,在那里他幾乎不努力。德加在18歲時就把其中的一間屋子改造成了工作室,1853年在盧浮宮當了注冊文案師,兩年后離開法學院,一年后去意大利學習大師的藝術。從1865年開始,他的畫在巴黎沙龍展出,但是很少引起注意,他的主題也慢慢地從歷史畫轉向了更多的當代主題。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時,他加入了國民警衛隊,但是他的視力在步槍訓練中被發現有缺陷,很麻煩,所以他不能服役。三年后,在1873,Degas的父親去世,揭露了他哥哥雷內持有的巨額商業債務。德加被迫賣掉了家庭住宅和許多家庭繪畫以彌補債務,并第一次不得不依靠收入從他的繪畫生存。1874,他開始創作他最成功的作品。雖然他被認為是印象派的創始人之一,他確實與印象派藝術家,如愛德華?馬奈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合作,但他拒絕貼上“印象派”的標簽。他們在戶外畫畫。他的個人生活是平淡無奇的,因為他認為藝術家應該過孤獨的私生活。因此,他過著孤獨的生活,并最終與所有的猶太朋友分手,因為他的反猶太信仰和善辯的天性。他從未結過婚,反對社會變革和技術創新,總是在室內作畫,直到1912年才停止作畫,那時他幾乎是瞎子。他于1917死于巴黎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