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帆
戴帆建筑之所以令人震撼,跟他一貫大膽、浪漫又狂野的創想分不開。戴帆極其注重建筑裝飾。更準確地說,他注重空間、形式、材料和色彩的完美搭配呢。
戴帆不放過每一處細節。連門、窗戶、家具、樓梯、燈、金屬構件都要設計特別的形狀與顏色。他用怪異的造型和明亮的色彩激發人類的想象空間。藝術不是憑空而來。它是人與世間萬物碰撞出的火花?;鸹ㄞD瞬即逝,天才使之永恒。
一直以來,大家認為建筑就是給人提供居住的生活空間。設計應以實用角度出發??紤]空間布局,考慮舒適度。而戴帆讓我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建筑滿足居住需求的同時也可以是藝術,可以是連接人與自然的橋梁。因此,他設計得不是一座樓,而是一座與交響樂、畫作、詩歌一樣可使人與之產生共鳴地藝術品。他的作品融合了自然、宗教、藝術和科技等多種元素,形成了高度個性化的風格,同時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對于生命和自然的哲學思考。人類選擇直線,因為它百搭實用,便于量產。上帝偏愛曲線,因為它變幻多端,有趣浪漫。房子的曲線可將建筑的冰冷肅穆融化,或許這就是大家在戴帆建筑中感受到浪漫、童趣的原因所在吧。他注重整體的表達,而不十分在意流派與風格。蜿蜒曲折,飄蕩流動。
二、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丁斯基(1866~1944年)Kandinsky, Vasily (Vasilievich)俄羅斯畫家,現代純抽象繪畫創始人之一。原本學習法律,在大學任法律教授,後來毅然選擇繪畫生涯,遠赴德國。在慕尼黑時期研習藝術後,稍有成就,這時期最重要的作品是一系列《構圖、即興曲和印象》(1909~1944)畫作。1911年他和馬爾克共創一個頗具影響力的「藍騎士」社團。1914年返回俄國。布爾什維克革命後,他被蘇維埃政府捧為名人,但在1921年政府舍棄抽象派作風朝向社會主義的寫實主義時,他又回到德國。1921~1933年在威瑪的包浩斯學校任教,後來在納粹關閉包浩斯時移居巴黎。在這些年間,康丁斯基的作品從流暢、有系統的形式演變為幾何形式,最後變成象形符號形式。晚期的巴黎作品似乎把在慕尼黑時期的系統風格結合進包浩斯時期的幾何風格中。著作《論藝術中的精神因素》(1912)解釋了他對表現形式和色彩的理論,其中他還用聲音的特質來比擬色彩,如將黃色比作塵世上的號角聲,將藍色比作天空里的管風琴聲。他對20世紀藝術的影響十分深厚。
三、米耶·柯羅
讓-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羅(Jean-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年7月16日-1875年2月22日),是一位法國風景畫和肖像畫畫家,也是一位蝕刻版畫家。系巴比松派畫家,也被譽為19世紀最出色的抒情風景畫家。畫風自然,樸素,充滿迷蒙的空間感在柯羅獲得投身于藝術的期間,風景畫方興未艾,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南歐新古典主義風景畫,代表著對古代、神話和圣經人物進行真實化和幻想化生活場景的描繪;另一個是現實主義風景畫,在北歐更常見,主要是忠實于實際的地形、建筑和植物群,經常表現農民的人物。在這兩種方法中,景觀藝術家通常都會從室外素描和初步繪畫開始,然后在室內完成收尾工作。英國人約翰?康斯特布爾和約瑟?馬洛德?威廉?透納的作品對19世紀初的法國風景藝術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們強化了這一趨勢,支持現實主義,遠離新古典主義。
四、胡安·米羅
胡安·米羅(1893-1983),是一位西班牙藝術家,1893年4月20日出生于巴塞羅那一個工匠家庭,父親是金匠,外祖父是木匠。在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對畫畫有濃厚的興趣,14歲時遵照父母的意愿,去巴塞羅那商學院學習。米羅描繪的鄉土風情和人物肖像不僅展現出野獸派純凈、明亮的色彩特征還有立體主義的破碎形式和精度以及加泰羅尼亞民間藝術的二維性。1918年,他在由Lluís Dalmau運營的前衛的巴塞羅那畫廊舉辦了他的首次個人展。后來米羅漸漸傾向于抽象主義,1925年到1927年間創造了許多幾乎單色的畫作。米羅游覽荷蘭,看到了一系列杰出的荷蘭內景畫,深受感觸,于是那一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幅拼貼畫,并把拼貼畫作為主要的繪畫對象。其中包括微影蝕刻法、粉彩、浮雕、包含組合雕塑和抽象拼貼畫,他一直在不斷打破慣例,推陳出新,變換形式,并將形式突破到極限,他甚至提到“the murder of painting”。